|
|
|
|
|
|
|
杨新亮(言奇) |
|
|
|
|
新闻详细信息 |
|
|
|
|
言奇——中国画里的易学之道 时间:2021-5-25 16:35:49 点击次数:5050 |
山东淄博2021年5月21日讯
中国画和西画的区别,除了都具有赏心悦目的共同特点和美学价值外,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中国画所承载的精神之境和奇妙之趣,而且,随着现代摄影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影像高效还原技术的应用,中国画的画外思想和画内精神就显得更加突出。
言奇先生做为国内周易研究大师及著名画家,他用半生的精力致力于中国画的创作,并将《周易》等等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应用和揉入了自己的国画创作中,给自己作品赋予了更加深厚的精神内涵和独特的意向精神,实现了“一画一境界、一步一重天”的创作审美理想。近年来,他创作的《武当山全景图》在中欧国际拍卖公司组织的拍卖会上以38.69万欧元的价格拍出。
言奇先生和我是很多年的朋友,他在易学研究和国画创作上终身不辍的精神,一直以来,就是我们维系友谊的桥梁和纽带,做为著名的周易大师和艺术家2019年6月他曾跟随国家主要领导人出访俄罗斯…… 做为画家,他近几年的艺术创作也收获颇丰,他的作品《山中人家》2008年9月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作品《花中》在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展”中获得中国美术奖.创作奖优秀奖”。他的作品《琴道》2019年5月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作品《武当仙山》2020年6月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言奇先生是一位在艺术上志趣高远又淡雅深邃的艺术家,他学习传统、学习古人,以古人为师的作法几十年不改初心,而他在周易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亦来自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探索,来自于《周易》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理论根源和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结晶"大道之源"的研究和自悟。《周易》所倡导的中和,阴阳协调,刚柔并济,双向互补,动态平衡,生生不已持续发展的内在生机活力,已经成为言奇先生艺术创作的核心思想,同时,也成就了他今天的艺术辉煌。而且,他艺术创作普适性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的思想基础,就来自于他在易学研究的成果,激发起了他的人生潜能,并持之以恒,达到他今天易道广大,洁静精微的境界和智慧。
如今已年逾六旬的言奇先生为了自己的追求甚至放弃了组建家庭,守望初心至今孑然一身。用他自己的话是:“当年年少武当山上学艺,我怀揣梦想用真诚与执着寻觅着道家的‘尊道贵德、效法自然、清净无为的’法则,遵循着“道”的教化,虽半生与婚姻无缘,但是却找到了我一生的追求……”
他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易经》为他的这种实践提供了某种独立的基础或起源,并高于他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实践,决定了他艺术作品的意义呈现和感受体验:一方面让他的艺术风格变幻多端,手法更新出奇。另一方面则让他艺术创作删繁就简、直待羽化登仙。由此可见,《周易》这种建立在中国古典哲学基础上的严肃性与创作逻辑的优雅性,让言奇先生始终能感受到创作的喜悦与内驱力的不断释放,也让观者对他的作品从画面的表面看了进去,再以一种看入的方式看出了作品背后更加生机勃勃的东西,并想象出其作为创作者的情感与心境,就象他创作的诸多山水画作品一样,都是因为靠着这种易学概念和哲学思想做背书而熠熠生辉的。
在中国画的创作中,无论是山水画的触景生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到人物画深入挖掘人与天地自然深层关系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生命力。再到花鸟画“师法造化而抒己之情”的心灵感受和动人想象。言奇先生的作品似乎都被注入了一种纵横观照、全面的、古今一体的宇宙观,在齐白石先生所说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老子所说的:“知白守黑”、“画事以笔取气,以墨取韵”的思想引领下,他的作品浓淡得体、黑白相用、干湿相成而百彩骈臻。
言奇先生好禅学精画道,所以,在长期的创作中他把《易经》的沉静、虚空自己如神助的精神应用到了自己作品之中。从他山水画的意在笔先、大物之形和“山静日长”,到他花鸟画的别有生动之意,看似信意落笔,却有自然超妙之趣,再到人物画重在传神,千人千面的各有性情,似乎都被他赋予了《易经》精髓所营造的一片绿洲,而倡导出一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上、“亢龙,有悔”的止和“鼎,君子以正位凝命”的正。
所以言奇先生认为:“世上万物都蕴含阴阳,阴阳含风水。而阴阳这种自然界的气场状态在书画艺术中的应用作用就是趋利避害、降福呈祥,一幅书画作品只有写的好、画的好、挂的好、阴阳和谐,才有利于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企业、一个机构运势的发展,这不是迷信而是哲学。就象胡适先生所说‘孔子学说的一切根本,依我看来,都在一部《易经》’。”
言奇先生还认为:“艺术作品尤以中国传统国画的教化作用是让人守得住心,只有守住心,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温厚、宁静,就像大地,永远把自己置于低处,但是却没有人会否认他的伟大。只有守住心、收敛、含蓄,就像大海,永远把自己放在低处,但却没有人能否认他的深邃。也只有守住心,才能保持淡定与宁静,才不需要通过别人的认可来证明自己,这才是真正的强大。中国画之所以能为大众所接受,就是因为它是人性指归的‘至善’,是人性的需要,又有养心修身之效”。所以说我们在解读言奇的艺术作品时,就应该看到的是他所经营的这种“至善”精神和他个人大格局的生命品格,并深刻体会到言奇先生运用易学理论和实践,凭借从艺术结果到艺术过程的回溯和逆推来达到用概念自身的实践来印证了艺术作品效果的。
言奇先生是一位传统力深厚的艺术家,他纵向取古,横向取舍,择古人之法,取今人之意,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哲思表达实现着自己的艺术追求,他艺术作品独创性的本身就内蕴了越轨越矩、不走寻常之途的应有之义。现在的言奇先生,画域比较宽广,无论在水墨、浅绛、青绿运用上都有他的独特造诣,虽然处处讲究摹古,却并不是泥而不化,能够摆脱束缚,自成风格。尤其是近年来随着阅历的增加,眼界的开阔和对古人技法得失的深刻体会,他更能按己意运笔挥洒、融合变化,达到了一定水平的家法化境,另外,他还引进和利用西画的技法,在皴、擦、点划之中增添了透明画法和层次画法,更增加作品的质感和动感。因而他的山水画作品,无论是山川树石,还是烟云流润、柔中带骨、转折灵变、墨色层次分明、拙中带秀、清隽雅逸,彰显的是空灵、含蓄、谦卑、诚恳的态度。而他的花鸟画则是一花一世界,一鸟一天堂,极尽洒脱而意象万千,他对物象倾注了近乎虔诚的崇敬与谦卑,同时四时佳兴的仁者之心,如涓涓细流在画面上流淌。在人物画的作品中,他也善为写意、自抒胸臆、突出人物的个性打造,以笔墨为主,或大笔大墨、或意象纤细,重在传神,所塑造的人物各有性情,无不通达物理,营造的是一种笔精墨妙的非常境界。
另外,他还注重临摹与写生,但是,反映在作品中的图式和景象却不只是客观的描摹,更不是把所有的东西都用最一目了然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是用一种画家自身的情怀和哲思的主观表达,是一种思想成熟、多种文化重构的深刻与虔诚。应该看到,言奇先生在他几十年的追求中,一直力扛易学与中国画的两面大旗,且我用我法、借古开今,有选择的取舍,融入自己的思想和创意,陶冶性情、涵养素质,一手拿罗盘、一手拿毛笔,实现着他“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追求,用中国传统哲学的精神酝酿着他的国画作品。通过“技”达到“道”,在作品中留下了民族文化的痕迹、民族生命的气息和民族精神,他的作品推崇的是水墨至上精神,是一种与中国传统儒释道相通的思想行为和思想反映,又是一种独有对天地万物的领悟和感受的面貌,并用一种“静雅”内涵彰显着他作品的高格追求,这也许就是我们所定义的言奇先生作品核心与真谛吧!
言奇(杨新亮)1958年生于山东潍坊,结业于北京清华大学,1976年入陈寿荣工作室。著名国礼画家、国学大师,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部国礼书画研究院特邀名画家、牛津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客座教授,美国东方大学教授、《中国艺术大家》编委会艺术顾问、香港文联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丰台区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华文化传承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作协、中国国学文化传承委员会副会长、张家口市书画艺术家联合会艺术顾问。
|
|
|
|
|
|